在2021年的今天,如果你点开了这篇文章,那么相信你对最为基础的英语学习一定不会陌生。
常识告诉我们,如果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,首先我们要面对的是词汇、语法、读音几大难关。
然而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学习,有一部分同学相信已经学会了如何准确读出基本的英语音节,也或多或少地对单词记忆有了一些自己的习惯。
这篇文章将试图告诉你:有很大可能,你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技能。
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:
你的听力从何而来?
听力,从根本上说,仅仅取决于3方面的因素。
是的,对于发音技巧的理解,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听力水平。如果说词汇量决定了这个单词是否存在于你的脑海中,那么对读音的理解则决定了这个单词是否可以、或者说能够以多轻松的方式被识别出来。
很多同学都会觉得美式发音好听又好懂,同时认为英式发音虽然很好听,但就没那么容易听明白。
至于印度、俄罗斯、法国等地的英语口音,往往是很多有相关经历的同学的噩梦所在。
认为以上国家口音奇异难懂的并不仅是中国人,大量英语母语使用者也会有类似的感觉。
然而有趣的是,统计显示,能够使用两门以上语言的人,则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,或者说,至少这类人理解异域口音的能力要强很多。
自然,这类人本身的语言天赋和实际能力是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。但如果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观察,我们会发现,根本原因在于由于这些人能够使用多门语言,因而熟悉多语族的发音技巧,从而可以触类旁通地理解陌生语言的口音。
归根结底,发音是大脑对于肌肉的精确指挥。
而这种“指挥”能力一旦存在,将不会局限于某一个单词、某一种语言中,它会伴随终生,并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字母N
最为常见的鼻音,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。
类似Bin, Kin, Tin, Can, Man……的最为简单的单词,很少能听到有同学精确而清晰地读出末尾的那个浑浊的辅音。
相当一部分学习者都会无意识地弱化这些单词的尾音,将其变换为类似中文的前鼻音。曾经不止一位同学向我反映,经常在听力练习中分不清seen和seem。
应对方式:尝试在日常练习时,把N读得更重一些,更清晰一些,甚至在尾音带上一个小小的“呃”。长此以往,不仅N会读得更加标准,而且考虑到字母N出现在词尾的几率,会极大增强单词的连读能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连读绝非强行训练而得,它是每个单词读准、读清后的自然现象。
ING
由于中文中后鼻音的存在,ING的字母组合反倒是同学们最擅长之一。
大部分同学在读ING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大阻碍,但是还是需要注意,在许多英语母语地区以及中古英语的口音中,ING的G是发音的,例如king被读作类似“king个”并不是奇怪甚至错误的现象。
应对方式:
这一现象反过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ING的读法:由于N是音位靠前的鼻音,直接连接G会非常别扭,因此ING的整体音位后移到口腔中后位置,变成今天的样子。
字母L
毫不夸张地说,字母L是口语的最 大重灾区所在。
当L作为齿边音时的字母O化是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,Michael, castle, smile, little……
字母L在英文中通常有两种读法,舌侧音与齿边音。
舌侧音很好理解,即L在首字母出现时的读音,例如let,lie等等。
问题往往出现在当L位于单词非首字母时。此时L绝大概率以齿边音的形式出现,而由于中文中只有舌侧音、完全没有齿边音,类似Michael的发音方式会被直接转化为Maiko。
应对方式:
舌头保持紧张,接触上门牙下方,同时发O的音。这个过程会很奇怪,但正是“奇怪”的发音,往往才是我们不熟悉且容易读错的音。
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